取穴方法:譩譆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生理解剖:在斜方肌外缘,有髂肋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
譩譆穴意义: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外散体内之热。
1.配定喘、膻中,理气宽胸、止咳平喘,适用于咳嗽、气喘。
2.配大椎、外关,解表清热截疟,适用于热病、疟疾。
3.配膻中、内关,理气宽胸、疏经止痛,适用于胸痛引背。
4.配支正、小海疏风截疟,用于风疟。
5.配足三里、合谷,益气补血,用于目眩。
止咳平喘,活血通络。本穴靠近肺脏,故可改善咳嗽、气喘等症,此外,可循经调理肩背痛、热病、肋间神经痛、腋神经痛等症。咳嗽,气喘,疟疾,热病,肩背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大椎穴、肩外俞穴治肩背痛。
肋间神经痛是指肋间神经支配区内的疼痛综合征,往往以疼痛为主要症状。患者常常胸闷憋气,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譩譆穴具有宣肺理气,疏风解表,通络止痛之功。譩譆穴可以治疗肩背痛、腰背肌痉挛等症,尤其对于肋间神经痛,更是有着不错的效果。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刺法:斜刺0.5~0.8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取俯卧位,按摩者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别名:Yì xǐ(五胠俞穴)
1)譩譆。譩譆者,压按本穴病者呼出之声也,无它意。
2)五胠俞。五,五脏六腑之代称。胠,古战阵右翼的名称也。俞,输也。五胠俞名意指体内的纯阳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督脉外传的阳热之气,而督脉的阳热之气由五脏六腑的精微物质所生化,本穴所受的纯阳之气也即是五脏六腑的纯阳之气,故名五胠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