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方法:中膂俞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3骶后孔。
生理解剖: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当臀下动、静脉的分支处,布有臀下皮神经,中膂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髂骨翼骨膜。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臀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皮肤由第二、三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臀大肌由臀下神经与其伴行的臀下动、静脉支配与营养。该肌以广泛的短腱起自髂后上棘到尾骨尖的部位,包括有臀后线以后的髂骨背面,骶骨下部和尾骨背面,两骨间的韧带,腰背筋膜,骶结节韧带,止于股骨体上的臀肌粗隆。肌肉与富有脂肪的皮下筋膜形成臀部凸隆的外形。
中膂俞穴意义:脊骨内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于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脊骨之热。
中膂俞配委中、昆仑,有舒筋骨,通经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
中膂俞配天枢、气海,有理气血,调肠腑的作用,主治腹胀,肠炎。
许多上班族,由于职业原因需长期弯腰操作,有时姿势不正,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被牵拉状态,久之腰肌产生慢性损伤,非常容易患上腰肌劳损。中医有云:“穴位所在,主治所及。”中膂俞穴位于腰部,故可以治疗腰骶痛,坐骨神经痛等腰部疾病,尤其对于腰肌劳损治疗效果甚佳。
艾灸按摩中膂俞穴缓解腰肌劳损视频
泄泻,疝气,腰脊强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大敦穴治疝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刺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别名:Zhōng lǚ shù(中膂,中膂内俞,脊内俞)
中膂俞。中,与外、与旁相对,指体内。膂,脊骨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脊骨中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位在脊背下部,脊骨为肾之所主,内藏水液,水液气化后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别名之意与中膂俞同。
《针灸甲乙经》:腰痛,不可俛仰。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肠冷赤白痢。
《针灸大成》:主肾虚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