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方法:上髎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
生理解剖:在骶棘肌起始部及臀大肌起始部;当额外侧动、静脉后支处;布有第一髂神经 后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第一骶后孔。皮肤由第一、二骶神经的外侧支臀中皮神经分布。左右第一骶后孔间距39.7~40.1毫米和第二骶后孔的纵距为16.7~18.5毫米,并距髂后上棘上缘一横指。在活体骶后孔和骶前孔倾斜约60度。骶管内,有骶神经的前、后根及固定脊髓下端的终丝等,前者经相应的骶前、后孔离开骶管,后者附着在尾骨的背面。两者形成马尾一部分,外包有和脊髓相延的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上髎穴意义: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之经水。
运行规律:循本穴的地部孔隙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疏导水液,健脾除湿。
1.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炎;
2.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腰骶关节炎,膝关节炎;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4. 其它:外阴湿疹,痔疮,睾丸炎,便秘,尿潴留等。
5. 本穴可用于催产,引产。
治疗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腰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三阴交穴、中极穴、治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 l~1.5寸。
治法:寒则通之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Shàng liáo
上,指本穴相对于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三穴而言为上也。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由此从体表流入体内。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上部经脉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