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门穴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神门穴位于掌后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缘凹陷中。
神门穴的准确位置图
患者采用正坐,仰掌的取穴姿势,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在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
神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皮肤的皱纹致密,形成腕远侧横纹,该部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的掌皮支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于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穿前臂深筋膜,经尺神经、尺动静脉的内侧达尺骨小头的前面骨膜。尺侧腕屈肌(腱)由尺神经支配。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并有尺动脉通过。
神门穴意义: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神门为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心经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高温度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内向穴外传输。
功能作用:补益心气,益心安神,通经活络,神门有宁心、安神、通络作用。
刺激神门穴缓解失眠视频
心病,心烦,怔仲,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胸痛、便秘、焦躁、心悸、食欲不振等疾病。该穴为人体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神门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症,目黄,失音,喉痹,胁痛,腕关节痛等。
神门穴为治精神病和心脏病的要穴。
神门主要用于心神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疾患:如心痛、心烦、心绞痛、心律不齐、高血压、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痴呆、癫痫、神经衰弱、癔病、精神病、头痛、眩晕、目黄、咽干失喑、胁痛、手臂寒、腕关节痛等。
1.循环系统疾病:心悸,心脏肥大,心绞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癔病,癫痫,精神病,痴呆;
3.五官科系统疾病:舌骨肌麻痹,鼻内膜炎;
4.其它: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
神门穴配内关穴、心俞穴治心痛;
神门穴配内关穴、三阳交穴治健忘、失眠。
神门穴配内关穴、心俞穴治心绞痛。
神门穴配少商穴、涌泉穴、心俞治呆痴;
神门穴配内关穴、三阴交穴治神经衰弱、失眠。
神门穴配支正穴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
神门穴配大椎穴、丰隆穴,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神门穴配关元穴、中极穴,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
神门穴配膈俞穴、血海穴,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
治法:寒则通之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
向上平刺透灵道穴,局部酸胀,可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针刺时避开尺动、静脉,以免引起出血。
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1~3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神门穴:1.经穴名;2.耳穴名;3.经穴别名;4.经外奇穴名;5.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6.心脉。
神门为经穴名(Shénmén HT7)。出《针灸甲乙经》。《难经·六十六难》名兑骨。别名兑中、中都、锐中。属手少阴心经。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输穴、原穴,五行属土。神指心神,门即门户,心藏神,此穴为手少阴经的输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门。
中午和晚上睡前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神门穴15-20分钟即可。点按刺激神门穴,用力不要过重,以有酸胀感为宜。
根据子午流注的观点,在午时(中午11:00-下午1:00)点按或针灸神门能泻心火以补肺气。
别名:兑冲穴,中都穴,锐中穴,兑骨穴
(1)神门。神,与鬼相对,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气血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的外传之气,其气性同心经气血之本性,为人之神气,故名。
(2)兑冲。兑,八卦中的口也。冲,突也。兑冲名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向体表冲出。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心经体内经脉的强热水湿之气由本穴向外冲出,故名兑冲。兑骨名意与兑冲同,骨为水,喻意外出的强热之气中富含水湿。
(3)中都。中,内部也。都,都市也。中都穴名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聚散。本穴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外输的强劲湿热之气,出体表经脉后气血物质由穴内向穴周扩散,如都市之物质聚散,故名中都穴。
(4)锐中。锐,尖细之物也。中,与外相对,内部也。锐中名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外出体表时是冲射之状。
(5)心经俞。本穴为心经气血物质的对外输出之处,故为心经俞穴。
(6)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的外输之气,其运行变化为在本穴聚集后又不断地散热蒸发,有土的固定不移之性,故本穴属土。
附注:手少阴经所注为“输”,心经原穴。
1、据报道,给狗注射垂体素造成垂体性高血压,针刺该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2、据报道,针刺癫痫病人的神门、阴郄、通里、百会、大陵等穴,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波电位降低。
《针灸甲乙经》:遗尿,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疟心烦。
《针灸大成》:主心性痴呆,健忘。
针刺神门穴,可使部分病理性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波电位降低。
失眠:针刺神门为主,治疗失眠效果良好。
惊悸:据报道针刺神门穴,以精神刺激所致的惊悸有较好疗效。
嗜眠症:据报道神门穴治疗嗜眠症效佳。
高血压:针刺动物“神门”,对实验性垂体性高血压,有迅速降压作用。
针刺神门,可缩短循环时间,使静脉压下降,从而改善心衰症状。
针刺神门穴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能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
应用辣根过氧化酶法(HRP),观察神门体表穴区传入及传出神经元的节段分布,结果提示神门区与心脏传入神经元的节段在T1及T2有互相交汇及重叠。另有注射或包埋HRP于神门穴,则被穴区感觉纤维所摄取,并由轴浆运输逆行传递到胞体-脊神经节细胞内。
通过针刺家兔神门、阴郄穴实验,发现该穴有减慢心率的效应,其传入神经为尺神经,中枢 神经为迷走背核,传出神经为胸迷走神经。
神门为耳穴名。位于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主治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征等。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神门为经穴别名。出《经穴纂要》。即中都。
中都为经穴名(Zhōngdū LR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郄、太阴。属足厥阴肝经。中都是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即中间,都指聚会,穴在小腿内侧中间,为足厥阴经气深聚之处,故名中都。中都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正坐或仰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及大隐静脉。有理下焦、止崩漏的作用。主治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急性肝炎、下肢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一般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神门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真髓》。位于腕部尺侧缘,尺骨茎突直下陷中,尺侧腕屈肌腱尺侧缘处。左右计2穴。主治肠出血。一般直刺0.3~0.5寸;可灸。
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神门
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动脉,即中部人,以候心气。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处动脉。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神门绝,死不治。”
神门指心脉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神门绝者,死不治。”王冰注:“神门,心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