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道穴位于腹侧,髂前上棘前下方,当五枢穴向前斜下0.5寸处。一说“对章门直下七寸”《针灸集成》。
维道穴位怎么找?
仰卧或侧卧位,维道穴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前下0.5寸。
维道穴位于下腹部,髂前上棘内下0.5寸。仰卧取穴。
特异性:足少阳、带脉之交会穴。
功效与作用:调理冲任,利水止痛。维道穴有理肠化滞,束调带脉的作用。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脱垂、慢性阑尾炎等。
功能作用:维持胆经的气血运行。
中医认为,本穴具有调经固带,利水止痛之功,常用来治疗带下病、月经不调及机体浮肿的疾病。除此之外,维道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效,就是可以治疗慢性尿潴留。
主治病症
1、维道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妇人带下、阴挺、少腹痛、腰腿痛、呕吐、不思饮食、水肿等。
2、现代又多用维道穴治疗阑尾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3、维道穴主治少腹痛,腰胯痛,疝气,带下;以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
4、妇产科系统疾病:子宫内膜炎,肾炎,附件炎,盆腔炎,子宫脱垂;
5、消化系统疾病:肠炎,阑尾炎,习惯性便秘;
6、其它:肾炎,疝气,髋关节疼痛。
7、带下、月经不调、阴挺、小腹痛等妇科病证;
8、腰胯痛。
穴位配伍
维道穴配巨髎穴,有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胯痛。
维道穴配脾俞穴、阴陵泉穴、关元穴,有调经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带下。
维道穴配横骨穴、气冲穴、冲门穴、大敦穴缓解治疗疝气;
维道穴配三阴交穴、中极穴、带脉穴、五枢穴、太冲穴缓解治疗治卵巢囊肿、闭经;
维道穴配百会穴、三阴交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缓解治疗气虚下陷之阴挺或带下症。
按摩维道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少腹痛、腰胯痛,水肿、月经不调、阴挺、阴道炎、赤白带下,睾丸炎、疝气等。
按摩维道穴的功效
利水消肿、调经止带、健脾和胃
针刺维道穴的方法
维道穴向外阴部斜刺0.8-1.5寸,局部酸胀(特别提醒:深刺可及子宫圆韧带治疗子宫下垂,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腹和外阴部)。
1.向前下方斜刺0.8~1.5寸,局部酸胀;
2.深刺可及子宫圆韧带治疗子宫下垂,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腹和外阴部。
艾灸维道穴的方法
维道穴艾条灸10-20分钟,维道穴艾炷灸3-5壮。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什么是维道
维道为经穴名(Wéidào GB28)。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外枢。属足少阳胆经。维道是足少阳胆经、带脉的交会穴。维即维系,道即轨道,此穴属足少阳,交会于带脉,有如维系诸经的轨道,故名维道。
1)维道。维,系物的大绳或维持之意。道,道路。维道名意指带脉气血在此又继续循胆经路线运行。本穴物质为五枢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胆经气血在京门、五枢、维道此三穴实际上是借带脉道路而行,至本穴后才交于胆经的居髎穴,本穴如有维持胆经气血运行的连贯作用,故名维道。
2)外枢。外,带脉之外也。枢,门户的转轴也。外枢名意指带脉气血由此外输胆经。理同维道名解。
3)足少阳带脉之会。本穴气血既属带脉又属胆经,故为足少阳带脉之会。